iT邦幫忙

2024 iThome 鐵人賽

DAY 19
0
Modern Web

剛入行就一人重新打造公司前端系統?系列 第 19

Day 19 - 上工以來想分享的溝通觀點~

  • 分享至 

  • xImage
  •  

上工以來關於「溝通」其實有超多新的觀點想分享的~ 列出曾思考過的溝通議題:

  • 有需要學習一些說話技巧來說服別人嗎?「這樣做」其實可以不需要
  • 如何練習跨部門溝通的能力?平常就從解釋小困難、小 bug 開始訓練同事的理解能力XD
  • 如何把前端中特有的技術名詞用五句話內解釋完?(超過也沒人想聽,真的!)
  • 如何讓你的同事與你的老闆知道你在幹嘛?別最後才抱怨他們都不知道你有多辛苦
  • 平常就要讓你同事有「你有在好好聽他說話」的感覺
  • 遠距工作如何溝通?先從透明與過度溝通開始!啊還有打字麻煩打人話
  • 「共識」該如何建立,良好的團隊氛圍很重要!
  • 比起建議「該怎麼做」,現在更會想著「有沒有什麼事情是沒有想到的」,找出團隊做決策前需要思考的項目

但鐵人賽中礙於篇幅所以只分享以下兩個一直想寫起來的主題,剩下的就待未來再找機會分享吧~(或是搭訕我來好好聊聊XD)

一、用「設計思考」其實才是最有效率的溝通方式

近十年前第一次看到設計思考(Design Thinking)這個概念時,裡面提到不否定「想法」,讓「想法」一直延伸下去,那時只覺得這是種很理想化但缺乏效率的做法,工作坊或許合適,但不可能平時跟人相處都用這種方式。

剛上工在看 Google UX 課時,我仍然這麼覺得,直到公司在開發一個非常複雜的新功能時,一開始我提案 A 被主管打槍,後來又提了 B、C,過了幾週後另一個主管不太滿意,結果討論來討論去最後是從 A 開始重新發想 😓

但在這個過程中,我也不斷嘗試新的模式來與團隊溝通,從一開始只有一個提案的草圖,再到做好之後就丟在 Miro 或 FigJam 這類的電子白板,大家可以非同步的把想法貼在白板上,有更多時間去思考,不會有在開會時突然就要決定的感覺。

這過程中我還特別嘗試一件事:想辦法幫助每個想法變得更完整,這樣「設計思考」下使得每個提案都搖身一變,才發現其實許多好點子一開始雖然不是完整的,但好好延伸下去最後可能反而變成很好的提案,所以一開始真的不要亂打槍同事XD 把每個想法都列出來其實是很棒的方式!這樣做並不是浪費時間,而是幫助更好的做選擇~

另外,討論的結果不是只有二元對立的選擇,而真正是建立共識的過程。在設計思考的過程中,每個人都可以貢獻自己的觀點,而不會急著進行二分法的選擇。這種開放式討論的方式,讓所有人有機會參與,並且一起推動創新。不再局限於「對與錯」的選擇時,反而能夠找到更多的創意解決方案。這不僅加速了溝通效率,也更能確保團隊的每個成員都有被聽見與參與的機會,這也會是長期來說的「最佳解」。

我發現「設計思考」真正帶來的是一種促進討論的工具,而非單純的創意發想。這樣的流程有助於在一個專案的早期,快速迭代不同的方案,並在多方視角中達到更好的結果。

二、衝突和意見不一其實是不一樣的事情

大家是否曾經不喜歡公司內某個人的提案,或者很討厭和其他團隊溝通?這種情況在工作中並不少見,但要突破這樣的思考循環,首先需要理解不同公司角色對事情的角度往往不一樣。

  • 工程師的角度:想把技術負債解決掉、想把 code 寫的更好,同時希望更好地維護系統(畢竟也不想出 bug)。
  • 行銷的角度:重視市場需求,總是在想著如何讓產品更具吸引力。所以當工程師說:「這功能可能會導致 … 的風險。」行銷的反應可能是:「風險?哦,那麼可否至少趕在下週推廣活動前推出呢?」
  • 客服的角度:重視客戶需求,畢竟「客戶說這個按鈕不好用,他們要個新功能!」這樣的反饋對他們來說是日常。
  • 老闆的角度:技術問題和市場需求是為了達成最終業務目標服務的,所有一切都需要權衡成本與收益。

知道很多觀點的不同往往是由於不同的角度後,下方想跟大家分享前陣子看到的影片 The Art of Disagreeing Without Conflict ,裡面探討了如何看待不同的意見、判斷和決定,並分析了阻礙合作的心理偏見。

在哈佛副教授 Minson 研究人們是如何共同作出決策時,發現人們認為「意見不一是一件好事」,因為可以帶來不同的觀點,也能糾正錯誤,甚至做出更有創造力的決定。

然而,雖然理性上我們知道「意見不一」有好處,但實際上我們不喜歡碰到意見不同的情況,甚至會把它看作是負面的衝突,如何突破這樣的思考呢?

要了解「衝突(conflict)與意見不一(disagreement)是不同的」,我們不喜歡 「意見不一」的原因是我們把這視作衝突(像是指責對方做得不好),但其實「意見不一」是一個中性事實而已。

Minson 在影片中對 disagreement 的解釋:
就只是代表我認為應該這樣做,而你認為應該那樣做,我們開啟對話後,我聽到你的觀點,你也聽到我的觀點而已,我們可能會達成共識,也有可能會不同意,但沒有人對此有任何特別強烈的感覺(像是負面情緒)。

當我們理解了這一點,面對不同的意見時,是不是比較能夠接受了呢?組織間的不同角色帶來不同的觀點,將其視為改善方案的過程,而非指責或攻擊。只要我們能跳脫情感上的反應,將不同意見視為交流與成長的機會,你會發現,組織內的差異性很值得我們去珍惜~

總結與實作建議

  1. 用「設計思考」的方式來溝通

    把想法全列出來然後延伸下去。如果一開始覺得很難的話,也可以從練習不要馬上否定他人的提案,幫助每個想法變得更完整開始。你會發現,你的世界已經開始改變!

  2. 將意見不一視為交流的機會

    當面對不同的意見時,不要急於將它視為衝突,而是將它當作一個交流和學習的機會。記住,「意見不一」本身並不是負面的,反而可能是推動更好決策的關鍵。理解不同角色的觀點,並在溝通中找到平衡,這樣不僅能避免衝突,還能提升整體的團隊合作效率。

最後的溫馨幹話環節

我等等要寫的連我自己都覺得 ㄎㄧㄤ 哈哈 XD

就如果你真的在溝通上遇瓶頸緊,除了上述的建議以外,其實我還蠻推薦看唐老師的 12星座馴服攻略,信星座的同學可以認真參考,不信星座的同學,就把它當作 12 種溝通技巧來試吧!


上一篇
Day 18 - Task 到底該怎麼排?優先級方法
下一篇
Day 20 - 原來我進了一間 Bottom Up 的公司
系列文
剛入行就一人重新打造公司前端系統?27
圖片
  直播研討會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